媒体聚焦

您当前的位置 : 山东烟台干部学院 >> 媒体聚焦

43万两黄金密送党中央

发布日期:2020-04-15 信息来源: 字号:[ ]

  烽火连天的抗战年代,既有军事上的鏖战厮杀,又有经济上的殊死斗争。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我党的经费极端匮乏,尤其是对黄金的需求特别迫切。胶东军民在极其恶劣的战争岁月里,舍生忘死、克服千难万险,将43万两黄金密送党中央,有力地支持了党领导的抗战和解放事业。

  秘密筹金

  炮楼高耸,探照灯幽灵般地晃来晃去。趁着鬼子巡逻兵的皮靴声渐远,几个黑影匍匐而来,麻利地剪开铁丝网,快速潜入金矿。时候不大,矿区中警报声、枪声响成一片,映着身后熊熊的火光,几名身背黄金的八路军悄然转移……

  这不是电影里的镜头,而是抗战时期发生在招远的真实场景。

  招远盛产黄金,是中国第一个年产万两黄金的县,当年不幸沦陷在日寇手中。据招远市《黄金志》记载:“七七事变”发生后,侵华日军小川支队,于1939年2月27日武装占领了招远城,翌日又占领了玲珑金矿,之后成立了“北支那开发公司”,开始了对黄金资源的疯狂掠夺。眼看着自己冒死开采的黄金被外来侵略者白白抢走,胶东军民心中早已蕴积着一股反抗的怒火:保卫黄金,为国而战!

  此时的延安红色政权,急需战争经费。毛泽东同志说:“把票子搞到延安什么东西也买不到,多搞些通货(即黄金)比较好。”胶东区党组织接受任务后,急速派专员到重点产区招远秘密筹金,成立了一个“绝无仅有”的常设机构——“胶东黄金工作委员会”。委员会积极组织广大群众大力发展黄金生产的同时,带领抗日群众同日本侵略者展开了多种形式的反掠夺斗争。

  在惊心动魄的“夺金大战”中,苏继光是关键人物之一。1939年冬,中共胶东区委书记王文特地交给胶东区职工抗日救国联合会主任苏继光一项任务:到招远筹集黄金,要求其“像钉子一样深深地钻进金矿”。

  当时招远的金矿众多,苏继光经过反复勘查,最终化装成矿工潜入敌人力量比较薄弱的蚕庄金矿,并逐渐成为矿工的主心骨,随后赢得当地矿主“许小眼”的信任,利用“许小眼”私藏的几十条枪,组建起8支工人护矿队,由苏继光亲自控制。从此,蚕庄金矿归我抗日民主政府所属。

  同时,胶东党组织还通过秘密潜入金矿,带领矿工智取黄金、伏击敌人运金车队、武装夺取黄金等方式,既筹集了大量黄金,又阻滞了日寇的掠夺。为了扩大黄金筹集数量,胶东的党组织专门建立了负责收购黄金的地下收购站,利用从群众手中收金这种形式,在抗日战争时期为党筹集黄金的数量十分可观,仅在玲珑一带每周便可收购黄金50到60两。

  运途较量

  当时,胶东向党中央送黄金等物资,主要由中共胶东特委(区委)和胶东我党部队组成的一批批运金小分队,冒着枪林弹雨和流血牺牲,秘密送到中共山东分局驻地——鲁南区,后转送党中央,或直送党中央。日军通过汉奸内线获悉我方将黄金源源不断地运送到鲁南地区后,便想尽办法在途中拦截和抢夺,双方在运送黄金的路上展开了血雨腥风的较量。

  因受战争环境制约,我方在不同时期要走不同的运金路线。据当时在胶东区行政公署秘书处工作的王文正回忆,在1939-1943年间,运金主要是经“渤海走廊”,即从我党在胶东的平(度)、招(远)、菜(阳)、掖(县)边区根据地出发,经胶菜河、昌邑、潍县北部沿海地区、清河区寿光等县,南穿胶济铁路进入鲁中区、沂蒙山区、山东分局驻地。1943年8月,胶东军区参谋长贾若瑜率部打通胶东和滨海地区的交通线后,自1944年秋,送金路线由“渤海走廊”改为“滨海通道”,即从胶县、高密穿过铁路,经滨海区诸城等县直达山东分局所在地。

  中共胶东特委和部队为使黄金安全运送到目的地,在兵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不惜动用“重兵”。平时一般是两个连,选派精干战士,每人携带10两左右,这样既方便行军,遇到敌情也能随机应变,灵活应付。1940年冬,贾若瑜(时任抗大一分校胶东支校副校长兼八路军第一纵队教导团团长)带领两个营的兵力,亲自护送近3万两黄金,前往山东分局。

  据当年送金小分队班长王德昌回忆:1943年秋天,一支20余人的送金小分队,在队长“孙大个子”的带领下,每人携带四五十两黄金,夜行晓宿,长途跋涉,由鲁经冀入晋,到达山西境内汾河流域一处叫雁鸣渡的河畔时,与日军突然遭遇,战士们背水一战共立哲言:“人金共存亡,宁丢性命,不丢黄金。”孙队长临机将队伍一分为二,两人的黄金集中于一人携带,一半渡河送金,一半阻击掩护,最终黄金成功送达延安,但阻击人员全部牺牲,渡河人员也牺牲两人,伤3人,包括孙队长在内共14人捐躯。战士小李,身负重伤仍忍着巨痛将黄金埋入树下。打扫战场时他从昏迷中苏醒,奄奄一息之际仍把理金的位置告诉了战友,嘱托一定要把黄金送到延安。

  为了保密,胶东军区黄金运送部队都接到过严令,任何消息不得外泄,运送人员和时间都是绝密。这些历经千难万险密送黄金的胶东八路军指战员,都忠实地执行了党的这一命令,他们将抗战中无数次穿越敌占区运送巨额黄金的那段惊心动魄经历,以及对路上牺牲战友的深深怀念,都永远埋藏在心里。

  贡献特殊

  原国务院副总理谷牧在《谷牧回忆录》中讲:“因为山东根据地的经济工作做得比较好,再加上胶东招远等地出产黄金,山东根据地给党中央和兄弟根据地作出许多贡献。据初步估计,山东根据地在抗日战争期间上交黄金约有10万两之多。”《招远县工商银行志》记载,1937年至1945年,招远共产黄金3896万两,其中党组织筹集13万余两送党中央。《烟台文史资料》第5集记载:“据当年从事收购黄金的几个老干部估算,1938-1944年,在日伪严重破坏和奸商倒卖的情况下,招远共筹集上交黄金13万多两,为支援抗日战争做出重要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仅胶东的招远就向党中央密送黄金22万余两。招远玲珑金矿于1945年8月21日解放。1945年8月23日第881期《大众日报》刊发头条新闻:“我第三路前线大军占领华北第一大金矿。”(新华社山东分社胶东23日10时急电)为迅速恢复生产,1946年4月,党中央毛主席亲派延安科学院副院长陈庚波博士来玲珑金矿指导,使金矿年产黄金3万多两。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政府对黄金收购已基本上全面控制,这一时期生产的黄金基本全部上交政府。据《招远县工商银行志》记载,1946年至1949年,黄金产量达到22.86万两,都直接支援了人民解放战争。

  由迟浩田将军题写书名的《昆嵛英雄于得水》记载:“胶东抗日根据地从经济上和军工生产上也有力地支援了山东和全国解放区。当时生产的43万两黄金送到胶东行署,送到鲁南党中央派出机关,送到革命圣地延安。”

  综上所述,尽管由于年代久远、史料湮没、当事人多故去或老病,以及当时严格保密等原因,已经很难得出胶东军民向党中央密送黄金的确切数量,但通过对胶东的黄金资源情况、档案史料记载、有关人员回忆等互相佐证,可以得出结论:战争年代,胶东地区向党中央密送黄金达到43万余两。

  胶东向党中央密送黄金的历史意义,在于以特殊方式为抗战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特殊贡献。“最后一两黄金必须上交党中央”,胶东军民以这种动人壮举,诠释了为革命奉献和牺牲的崇高情怀,谱写了胶东革命的壮丽篇章。

《紫光阁》201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