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建设

您当前的位置 :灯塔·烟台智慧党建 > 本地动态 > 组织建设 正文

高新区积极探索经济园区体制机制改革新路径

发布日期:18-12-26 13:09 信息来源: 字号:[ ]

  今年以来,高新区积极推动以“大部门制”改革、“全员聘任制”改革、“分配机制”改革、“放管服”改革等为主要内容的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出经济园区体制机制改革新路径。目前,随着优化调整后的工作机构正式挂牌运行,高新区新一轮体制机制改革基本完成。

  深化“大部门制”改革,构建权责清晰、精简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为优化政务服务、提高行政效能,彻底解决部门职责不明、职能交叉、管理重叠等问题,在不突破机构个数、编制总量和领导职数的前提下,探索推行“大招商引资”“大经济运行”“大开发建设”“大社会管理”“大财政管理”“大审计监督”“大审批服务”“大执法监管”等大部门管理体系,把全区工作部门由26个优化整合为12个,部门科室由118个压缩为55个,岗位由447个压缩为400个,实现一件事情由一个部门负责,一类产业由一个部门负责;明确“工委管委”“工作机构”“工作人员”三级“扁平化”管理框架,最大限度减少管理层级,实现机构精简、工作高效,真正以权力的“减法”、服务的“加法”激发市场的“乘法”。

  推行“全员聘任制”改革,构建人岗相适、人尽其才的岗位人事体系。为激发干部动力、提升发展活力,推动干部“满负荷”运转,全身心投入工作,按照“总量控制、因事设岗、以岗定人、精干高效”原则,从工委管委班子成员到一般工作人员,全部实行档案封存、岗位聘任、合同管理的无差别人力资源管理,推动干部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采取干部编制内任职与岗位聘职相分离、档案工资与实际薪酬相分离、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与合同聘任管理相分离的“双轨运行”机制,大幅度压缩一般事务性工作岗位,增加招商、服务、基层等岗位。实行全体重新竞聘、“双向选择”机制,机构正职采取个人自荐与组织选任相结合的方式由工委管委聘任,其他岗位人员通过个人自荐报名、竞争上岗确定的方式由各机构聘任,真正打破行政事业、编制内外、资历辈分界限。

  实行“分配机制”改革,构建考评客观、按劳分配的薪酬管理体系。为激励干部勇于担当、干事创业、争先创优,打破“干好干坏、干多干少一个样”格局,按照“岗位+业绩”双重定薪的原则,重新制定适合发展实际的薪酬体系,以工作目标、价值贡献等作为绩效考核依据,实现“主观评价”向“定量考核”的转变。区分基础工资、岗位补贴、绩效工资三部分确定职工薪酬,合理拉开不同岗位、不同职务、不同业绩人员的收入档次。同时,薪酬分配突出向一线倾斜,向关键岗位倾斜,向贡献大的人员倾斜,对工作能力强、认真负责、效率高、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工作人员加大奖励,对重要岗位、工作难度大、责任大的岗位,给予的绩效奖励也相应提高,对工作能力差、不认真工作、工作效率低的人员减少绩效奖励,只能拿到岗位基本工资,大力营造“实干者实惠”的浓厚氛围。

  加快“放管服”改革,构建相对集中、批管分离的行政审批体系。实施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加快推进“证照分离”“一次办好”改革,努力做到审批时间最短、效率最高、费用最少、服务最好。在全市率先设立行政审批服务局,集中负责上级下放和区级承担的184项审批事项,全面整合工商、食药、质检、规划、建设、卫生、文教等20多个领域行政许可事项,实行“一份清单服务、一个部门对外、一枚印章审批”。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投资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市区两级重点项目“容缺受理、承诺审批”、“区域内环境影响评价”等创新做法,行政审批办理时间缩短80%以上,建设项目从立项到施工许可的区级办理时限由65个工作日压缩到30个工作日。通过落实改革举措,高新区全年共有7批、投资640多亿元的133个新项目入区,同比增长640%;新引进培养国家层面高端人才8人,累计引进培养各层面人才总数达到158人。